大医首页  |  站点地图  |  本站首页
 
浏览网站
本站位置: 生物技术系 > 就业情况 > 正文
快速返回
发布时间:2018-05-05 20:49:47  本文被阅次数: 我要打印 字号:

校友反馈

王双—08级生物技术

             

      我已经在大连医科大学生活了四年并且还将继续在此攻读硕士学位,本科四年生物技术系对我的培养与熏陶必将影响着我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正如培养计划里所讲的那样“大连医科大学生物技术系着重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不仅仅是一句空话 ,我们的老师也的确这样实践着,自主实验特色课程的设置,将实验设计引入实验课,使学生在真正的实际应用中巩固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并在运用知识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这是难能可贵的。 老师们在实践中更多的是考虑学生的需要,并尽量满足学生们对科研的热情,给了我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和细致入微的理论指导。可以说我在生物技术系学到了很多,成长了很多。    
王林—08级生物制药

             

生物技术系师资队伍和实验条件都非常优越。每位老师尽职尽责地将自己领域的、特别是一些前沿知识悉数传授给学生,大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尤其是实验教学中“自主实验”课程的设置,极具创新意义,与常规教学实验不同,“自主实验”是学生自主选题、设计、执行、总结,老师全过程指导。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查阅文献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而且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科研能力,学生从中受益良多,为就业和考研打下坚实基础。

生物技术系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师生间关系融洽,学生与老师交流与互动为学习科研建立了很好的平台,很多问题得以及时解决。选择生物技术系就选择了优良的学习环境!

杨哲——07生物技术

             

谈谈我的专业,谈谈我们的生物技术系

直到我走出了校门,才意识到在大学里专业知识的学习究竟给我带来了什么。大连医科大学生物技术系是近几年为适应生物技术行业的快速发展而建立的,其办学宗旨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技术产业人才。虽然成立较晚,但其特色办学促进了生物技术系的发展迅速。

生物技术系的师资力量雄厚,由一流的海外归国的教授、中青年教师与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办学特色是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创造的平台,发挥他们自身的特点,最大程度地提升自己。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生物技术系开放的“自主实验”课程,此课程打破了传统课程的束缚,真正地让学生自行思考,自己设计实验,独立完成实验,老师则作为引导,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则在此过程中体会到真正科研的味道,而不是一味被灌输与实际脱节的理论知识。不得不说我个人是一个受益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动手实验,遇到困难时向老师请教,或者与同学探讨进而解决问题,这在无形之中培养了自己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当走出校园后,我才发现我学到了不只是知识,而是能力。当面试时考官问你做过什么,那时你便会滔滔不绝的讲起你自己的实验,你的科研经历,然而这是其他大学本科学生所不具有的。

我十分感谢大连医科大学生物技术系对我的培养,不仅是从其优秀的办学特色中获益,更是因为遇到了指导我一生的良师。生物技术系的老师平易近人,幽默风趣,做起科研一丝不苟,严谨求实,他们的人格魅力深深的感染了我,感染了每一位学生,我想这对一个学生的一生是有重大意义的。感谢老师们对我的关怀,愿大连医科大学生物技术系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陈世兴—07生物技术

             

对我们系的教学方式评价,说实话我以前没有认真想过。整整一天,大学生活发生的一幕幕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认为的,但是我觉得对我来说,好处远远大于坏处。从小学到大学,甚至到了研究生,我们都是按着别人安排好的道路走着,不曾想过为何要这样,有时候想做点什么,却被无穷多的将要到来的考试挤走了。不能说没有兴趣,只是没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兴趣。当然知识的积累是必要的,也是必备的。

踏入大学,我想的还是好好学习,多拿高分。因为我个人好静,所以不可能去像别人一样参加各类活动,也没有什么特长,但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成为像安迪生一样的发明家,也曾经像课本里描述的一样,拆装过闹钟,因为好奇打开过洗衣机和电视机,虽然电视机被我弄坏几次,但是洗衣机我基本会修了。话扯得有点远了,大学入学后,看到别人在各个社团,各种活动中如鱼得水,我空闲时间几乎就是图书馆看电影,时间长了就觉得无聊,觉得没有什么激情了。可以说是,我们新的教学方式改变了我,让我再次愿意主动去学习点什么,自己动手解决点什么,虽然没做出什么东西,但是我还是有了不小的收获。初步认识了科研,发现自己能做一些别人没有做过的东西,感觉自己也有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了,或者说某种品质。

如今已然毕业一年多了,我不知道我们的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用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式对我人生会有多大影响,但是和我现在身边的同学比较,我敢提问题,向任何人提问题,有时候也能有一两个问题得到别人的认可,而且遇到什么问题,我更多的想到的是怎么解决,我觉得这种勇气和能力就是这种教学方式带给我的,我能体会到的现在就这么多,也许再过几年,我能说的更多,或者更能比较出利弊。

要是非要说出点不足我目前体会到的是,我们大学物理和物理化学没有系统学习,有点小遗憾。

洪宇霞—06级生物技术

             

感恩与思念

  离开医科大学两年了,我也完成了自己的研究生学业走上了工作岗位,回顾这六年的生活,忽然发现,大学的这四年,对于我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是多么有意义。

  非常幸运的是,在六年前认识了生物技术系的这些老师和同学。我们06级只有一个班级,同学之间的感情非常深,那种凝聚力是响当当的,大家同吃同乐,当真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在以辛老师为首脑(O(∩_∩)O)的教师队伍的带领下,我们在这短短的四年中,学到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有辛毅老师开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非常有趣味性的《实验设计与演讲》,有邹向阳老师不辞辛苦教授我们《细胞生物学》《遗传学》以及实验课,有姜涛老师授课全学年、上课上到口干舌燥的《生物化学》,有张翠丽老师协助辛毅老师带领我们到中科院化物所参观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的流程,有孙明忠老师的《蛋白质工程》、臧师竹老师的《生物信息学》、吴大畅老师的《植物学》、冯斌老师的《实验室口语》、李爽老师的《分子克隆技术》大实验,还有王亮老师在《微生物发酵工程》实验课上带领我们自制酸奶。这些丰富多彩的课程,寓教于乐,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乐趣,在开心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还有大学一年级时,兄弟院校辽宁师范大学的侯林老师协助开授的《动物生物学》课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生动有趣的授课方式给枯燥乏味的课程增添了趣味性,也让刚上大学的我们更快地适应了大学生活。

  当然我们还有其他的老师曾经给予我们知识,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总的来说,学习这些课程,甚至是一些医学基础课程,我认为都是有意义的,不管是作为将来就业读研的方向,还是作为一种生活常识来积累,都是非常有用的。

  在这四年中,我们在实验室中充分地磨练了自己,锻炼了动手能力以及科研思路,这对于继续读研或者求职,都是至关重要的。我的硕士生导师杭晓明副教授麾下有3位医科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她认为医科大学生物技术的学生动手能力强,科研思维比较敏锐,她非常满意。从毕业生的就业来看,情况也还是不错的。

  这些教师们对待我们想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予我的不仅仅是学业上的指导,还有生活上和心灵上的帮助。当我们看不清前方的路时,他们会及时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还记得刚上大一时,我记得考研失利后情绪不振,老师们多次开导我、鼓励我,让我重拾前进的动力。一切的一切,都历历在目,都刻入心底。

  怀揣万分感激和思念,我们慢慢成长。到了找工作养活自己的时候了,我们发现就业是一件大事,可能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理想与现实总是有一定差距。但是这个差距,要靠自己的努力来缩小。也许我们没有挤进公务员的行列,没有走入事业编制的队伍,但是生活给我们留下了打拼的空间,给我们留下了奋斗的动力。在我们还朝气蓬勃的这些年,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取自己想要的美们从辛老师手中接过那个信封,里面承载的是老师们对我们贫困生的爱护与希冀;还记得考研前对于前途的迷茫,多次向老师们诉说和咨询,老师们都会耐心地给予我们帮助,提出假设和建议;还好,享受着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我想,这才叫做生活吧。

  让我们这些毕业的和没毕业的同学一起努力,让我们前途似锦,让生物技术发展壮大,共同成就辉煌。


编辑:王佳 最后更新:

 

辽宁大连旅顺南路西段9号 116044
办公地址:基础医学院楼二楼西侧
Tel : 86-411-86110282/3

CopyRight © Since 2011,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NetworkCenter of DMU.

Total visits: